傳統的阻燃電纜有其局限性,主要采用阻燃氯丁橡膠、氯磺化聚乙烯等含鹵素材料來作為電纜的護層,一旦燃燒,將會釋放大量有害的腐蝕性鹵化氫氣體。加之當前船艦一般采用內部強迫通風系統,毒氣將順通風系統在整個艦船上快速蔓延,煙霧阻擋視線,有害氣體彌漫,給現場逃生和救援帶來困難。此外,腐蝕性氣體還會損壞船體儀器、儀表等設施,較直接燃燒的危險性更大。因此,開發新一代低煙、無鹵、阻燃的電纜具有重要意義。

在研發無鹵、低煙、低毒、阻燃型船用電纜時,其基本要求:首先,研發工作要以保存既有船用電纜的物理、機械、電氣、耐油、耐熱及阻燃等性能為基礎;其次,研發電纜燃燒時不能產生過多有毒氣體和腐蝕性氣體;再有,盡量降低研發電纜燃燒時的發煙量;第四,研發電纜時,要考慮新電纜能夠在既有主流電纜生產裝備上加工生產,或者生產線無需大動即可投入生產。在結構上,無鹵阻燃船用電纜與傳統船用電纜基本類似,不同之處主要在于用聚烯烴作基礎聚合物。所以,新線纜研發的關鍵要點在于:首先,絕緣、護套和填充都不用有鹵的聚合物:其次,在絕緣和護套配方中采用AI(OH)3、Mg(OH)2等無機填料:再有,為了改善基料與無機填料的相容性,基料中可以加入一定數量的EVA:第四,加入一定的偶聯劑等添加劑,以增強絕緣膠料的機械性能,改善其加工工藝性能。無鹵低煙低毒電纜的乙丙橡皮絕緣配方分析。材料及配比為:100單位重量的三元乙丙橡膠;100單位重量的氫氧化鋁;10單位重量的低分子高壓聚乙烯;10單位重量的操作油;5單位重量的氧化鋅;3.2單位重量的DCP交聯劑;2單位重量的硅燒A-172;1.5單位重量的防老劑RD;1單位重量的TMT共交聯劑。性能要求為:氧指數,25;NBS 煙密度 Dm,有焰燃燒為105,無焰燃燒為205;抗張強度,10MPa:伸長率,630%;150℃x7d老化性能,抗張強度保留率:89%,伸長率保留率:99%。(四)無鹵低煙低毒阻燃船用電纜研發的有關配合劑研究1.氫氧化鋁,色白,呈徽晶粉末狀,焰小無毒無味,燃后化為無毒水蒸氣,氧化鋁可形成耐熱屏。2.氫氧化,脫水溫度300℃~350℃,具有填充、抑制發煙、阻燃性能。3.硅烷偶聯劑A-172,透明液態,或稍帶黃。作用于無機填料和高聚物分子之間偶聯,提高物理性能。4.乙烯-醋酸乙烯醋,白色,呈粒子狀。醋酸量達45%時化為聚合物,需用過氧化物等交聯。首先,材料自身具備的防止、延緩和自熄有焰燃燒的性能即為材料的阻燃性。通常情況下,材料阻燃性的評價因子為氧指數和溫度指數。在氧指數的測定中,把材料放置在規定的試驗環境中,通過分析材料保持燃燒狀態的臨界點獲得,即燃燒最低氧濃度。將材料放置在空氣中,點燃后持續燃燒且不能自行熄滅的最低溫度即為溫度指數。單位正常空氣中氧氣所占體積百分數頭21%,所以,材料氧需求指數超過21的材料,即使燃燒后也會在空氣中自熄。材料溫度指數越高,說明其燃燒性越低,阻燃性也就越好。其次,電纜的阻燃性是指在規定的試驗環境下,使單根或成束電纜燃燒,當火源被取走后,線纜火焰僅蔓延在較小范圍內,在限定時間內其殘焰或余灼可自熄的特性。由于在各類建設環境中,電纜敷設方式不一,所以,在電纜阻燃性測定中,應根據不同的敷設方式和具體阻燃要求展開試驗。線纜是一種聚合物,其構成材料在燃燒時會伴生部分煙霧,這些煙霧是由水蒸氣、氣體以及因不完全燃燒而產生的懸浮物混合而成。一般情況下,煙密度箱試驗是評價線纜材料的發煙性的常用方式:在密閉燃燒試驗箱中,將線纜無焰受熱分解或有焰燃燒,利用光學方法,測評因煙霧積聚而造成的光束衰減程度,最終評價結果用比光密度表示,其與線纜發煙性呈正相關,比光密度越小,則煙濃度越小。低煙無鹵阻燃電纜燃燒時不產生鹵化氫氣體,CO、SO2等也極少。為測定電纜燃燒氣體的有害性,可用國際電工委員會60754等標準及參考方法對電纜燃燒散發的氣體進行測定。首先,毒性測定。在毒性測定上,可采取生物試驗測定,把電纜燃燒6分鐘后,收集散發氣體注入裝有老鼠的檢測箱內。隨時間變化,對老鼠的反應及活動能力進行觀察,進而評測其毒性。其次,腐蝕性試驗。在測定電纜燃燒產生氣體的腐蝕性時,可按國際電工組織60754-2規定,首先將定量電纜放入管式爐中燃燒,將燃燒釋放的氣體倒入蒸餾水瓶。最后對蒸餾水的pH值和電導率進行測定,進而明確其腐蝕性。無鹵、低煙、低毒阻燃電纜是今后船用電纜的發展方向。在相關材料的研發中,還應注意價格的適用性以及加工工藝的簡便性,從而使無鹵、低煙、低毒阻燃船用電纜能更快地在市場推廣,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來源:中國線纜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