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敏,男,安徽蕪湖人,1991年出生,大專文化,2013年參加工作,現任安徽太平洋電纜檢驗員。 29歲的巫敏,回想起自己在第一屆“天康”杯2019年安徽省電線電纜產品檢驗工職業技能競賽上取得個人第三名、團體第三名的成績時,還是那么喜悅,他說“感覺自己好像就是到培訓中心三日游一樣,做自己會的事情那么順其自然……。”當然取得成績不是偶然,只有努力付出才有成果,回想起自己的成長歷程,他的思緒不禁又飄回到了剛開始接觸電纜的時刻。 2013年,剛畢業的巫敏便來到了安徽太平洋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做起了電纜檢驗的工作。每天帶著工具在生產車間“轉悠”,萬用表、兆歐表、剝線鉗、千分尺、游標卡尺都是他的“武器”,哪兒有電纜,哪兒就有他的身影。他待的最久的就是生產車間,每個設備的位置和每個設備的特點都填滿在他的腦海里。他就像一顆普普通通的螺絲釘,在他的身上沒有驕人的業績,但卻有著更加感染人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 想成為一名技術過硬的檢驗員,勤學和多練是唯一的捷徑。為了為了盡快掌電纜檢驗技術,輪休、工間休息,都被巫敏利用起來,他找來十幾本相關業務書籍認真研讀琢磨,并把自己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一有空就向老師傅和技術人員請教。每次交接班的時候,他為了能多熟悉檢驗技能,他往往也會駐足觀察其他師傅的操作過程。 在太平洋電纜工作的7年中,巫敏一直保持著安全和高效。他的日常工作是單調而枯燥的,檢驗所有的電纜,確保它們都是合格的,然而,在這樣的枯燥的工作中,他卻能不斷探索技巧總結經驗。他在檢驗電纜時,將操作規程中的內容逐條與設備上相應部位的結構原理、技術特性結合貫通起來理解,從而使他養成了良好的操作習慣,這也是巫敏能連續安全操作,從未發生安全責任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每次在檢驗工作第一時間會仔細地梳理一遍,然后根據本次檢驗電纜型號,把型號相同的進一步統籌安排,這樣,不僅提高了整體效率,還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 他從剛開始進入公司什么不懂,到現在已能夠獨當一面,都離不開領導的指點和幫助。每一個從事電纜檢驗的業者,都是一個個工匠,都有一份份責任。每個業者都應該以同樣“大國工匠”的精神尺度,盡職盡責,贏得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