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導致利潤極低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導致利潤極低,可能是制約中國電纜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如果原材料價格下降,電纜的利潤增多就會增多;同樣,如果原材料價格下降,電纜企業利潤暴增,培養專業人才也不是問題。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要把原材料價格降下來,把企業利潤提高上去,這才談得上質量和人才。
銅是電線電纜的原料中最主要的一種,占據生產總成本的70%-80%,所以降低電線電纜原材料其實就是降低銅的價格。一直以來,中國的纜業都是以銅作為電纜芯的原材料,但中國的銅資源并不多,而且最近銅價上漲,導致一些電纜企業出現了壓縮原材料的制作電纜,使得本就質量不過硬的電纜更加不合格,根本無法跟一些大品牌和國外的電纜去競爭。所以如果不降低銅的價格,中國的電線電纜行業發展是難以實現的。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降低銅的價格也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我國銅資源貧乏,銅是我國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戰略物資,進口依存度高達60%。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一大電線電纜制造國以及消費國,2012年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用銅總量為510萬噸,占國內當年用銅總量的68%,當年行業用銅量為2000年的2.83倍,而2012年我國用銅總量約占全球的1/3。因此,我國長期以來不得不進口大量的銅,包括精銅和銅礦石。在龐大的需求面前,我國嚴重匱乏的銅資源。據推算,我國的銅礦資源最多支持5年。由于銅資源相較于匱乏,我國70%的銅精礦均依賴進口,給冶煉企業帶來很大壓力,造成成本急劇上升。據相關企業透露,每從國外進口1噸的銅,企業就將虧損1000-2000元。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電纜生產領域,線纜行業對銅進口的依賴也在不斷加強,制造和施工成本隨之增加。作為電線電纜中最為重要的原料,銅價近年來上漲過快,讓電線電纜行業不堪重負,既然銅價無法降低,就必須找到一種材料來代替銅。同樣作為一種金屬導線,鋁在我國的資源儲量非常豐富,約有27億噸,在這種情況下,探索以鋁代銅,生產鋁合金電纜成為中國電纜行業的一個必須的選擇,這也是是打破銅價高昂以及中國銅資源匱乏造成的對于線纜行業制約瓶頸的重要方法。
在歐美國家,鋁合金電纜自1968年由美國科學家研發,使用至今已40余年,并且在北美國家市場占有率高達80%,經受了時間和歷史的考驗,并且鋁合金電纜順利通過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際權威機構檢測認證和中國國家電纜電線檢測中心等權威機構檢測認證。無論從原材料生產、加工、制造再到運輸、安裝、運行、回收,鋁合金電纜比傳統的銅芯電纜有不可比擬的經濟環保優勢,是銅線纜的最佳替代品。采用鋁芯電纜代替銅芯電纜有較多的優點。在投資成本方面,相同載流量的鋁芯電纜和銅芯電纜相比,35千伏鋁芯電纜可節約成本40%-60%,10千伏鋁芯電纜可節約成本50%-70%,且電纜截面越大,效果越明顯。同時,在運輸、敷設架空等施工方面,由于鋁芯電纜外徑小,重量輕,較銅芯電纜省力、省工,電纜附件的配套也較容易解決。在配網建設工程中,使用鋁芯電纜,既能滿足電網建設發展的要求,又能降低工程建設成本。作為新型的節能材料,鋁合金電纜符合低碳環保的新思路。從政府層面來講,也非常歡迎這種應用,國家住房和建設部、國家電網、國家消防總局等部門對該項新技術在我國的使用廣泛認同,鋁合金電力電纜的安全性能、電氣性能、機械性能經過有關部門的檢測,均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現我國電力工程中正逐步推廣使用。國內電線電纜工業的用鋁量由2000年的約60萬噸發展至2012年的約230萬噸,平均每年約增長23.6%,遠超過GDP的增長。2012年架空線用鋁量約為180萬噸,占國內電纜工業總用鋁量的比例為78.2%.未來,鋁合金電纜研發將是大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