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省初賽、復賽脫穎而出成為培育對象,到國賽決賽獲得權威專家認可,四年磨一劍,衡長株潭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集群成功躋身“國家隊”,入圍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湖南四市聯合創建了產業鏈和配套體系完善、科教資源豐富、輻射帶動效應強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2024年,以制造立市的湖南衡陽迎來高光時刻,領銜長株潭合力將輸變電裝備集群送進“國家隊”,對推進湖南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衡長株潭特高壓輸變電裝備產業集群以衡陽市為核心,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為主體,構建起統籌布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協同發展格局,目前已形成一批在行業有較大影響的優秀企業。
“歷經4年,我們精心烹制的10道‘湘菜’,獲得業界權威專家一致認可。”衡陽市政府參事晏華衡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
打鐵還要本身硬,兩道“主菜”是科技創新和產業規模。集群掌握一批行業前沿和關鍵共性技術,集群企業研發了1000kV發電機變壓器、500MVA/1000kV特高壓變壓器,已形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平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多層次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世界特高壓看中國,中國特高壓看湖南,坐落在衡陽的龍頭企業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變壓器單體產能全球數一數二,是名副其實的集群發展引領者,這是衡陽領銜長株潭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關鍵因素。
在衡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推動下,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金杯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衡陽恒飛電纜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發起設立湖南湘雁輸變電產業服務中心,2021年3月23日在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舉行成立大會,主要在制定規劃、搭建平臺、招商引資、金融服務、開拓市場、人力資源等方面為湖南輸變電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衡陽攜手湖南湘雁輸變電產業服務中心精心做優產業生態等7道“招牌菜”。集群聚合中國輸變電頂級專家、院士、學者、企業家106位,就業人員超10萬人,其中正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6850人;省級層面和衡長株潭均設立了引導基金。新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集群擁有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6個、國家級產業公共服務平臺37家,產業生態可謂業界一流。
與此同時,集群編制輸變電裝備“一圖四庫”(即產業圖譜和現有企業、擬引進企業、在建項目、擬建項目)和發展規劃,建立省市及行業協調機制,建設第一所輸變電現代產業學院,建立湖南輸變電金融服務銀行(湖南銀行),連續舉辦兩屆湖南輸變電裝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成立以羅安、王耀南兩位院士領銜的專家委員會。
值得一提的是,衡陽還有一道獲得專家頻頻點贊的“特色菜”,那就是衡陽厚重的歷史底蘊。神舟飛天、嫦娥探月、祝融探火、蛟龍探海等“國之重器”都閃耀著“衡陽輸變電”元素。
衡陽輸變電產業,最早能追溯到1938年。彼時位于上海的中國知名電機生產企業華成電器內遷衡陽,生產出湖南第一臺變壓器。
到了20世紀50年代,全國“三大互感器廠”“四大變壓器廠”“八大電纜廠”“九大絕緣材料廠”“十大電表廠”等,在衡陽均有扎根,形成輸變電產業之城的雛形。
歷經數十載積淀,衡陽輸變電產業邁向新高度。1985年,衡陽電線電纜產品獲得中國電工產品委員會頒發的中國電工產品認證合格證書;2005年,衡陽市被科技部授予“國家火炬衡陽輸變電裝備特色產業基地”;2010年,衡陽市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輸變電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2018年,工信部在衡陽市建立國家輸變電集群高端服務平臺;2021年,特變電工輸變電產業集團總部在衡陽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衡陽成為全球特高壓輸變電裝備產業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
十道“湘菜”滿席香。衡陽不辱使命,領銜長株潭成功創建首個產業鏈和配套體系完善、科教資源豐富、輻射帶動效應強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順利晉級“國家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衡長株潭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集群將朝著打造引領全球的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先進制造業高地、創新中心和產業國際合作中心堅定邁進。
來源 | 上纜所傳媒
引用 | 人民網、長沙晚報、衡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