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推動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應急管理部、國務院國資委、海關總署、中國證監會、國家礦山安監局等十一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銅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明顯提升。銅原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力爭國內銅礦資源量增長5%—10%,再生銅回收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升,突破一批銅資源綠色高效開發利用關鍵工藝和高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能力明顯增強;培育一批銅產業優質企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實施方案》明確了資源保障、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綠色智能轉型等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國內原料保障基礎。推動國內增儲上產,鼓勵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強化二次資源回收利用。二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新建礦銅冶煉項目原則上需配套相應比例的權益銅精礦產能,支持培育銅精深加工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三是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研究建立銅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快綠色低碳智能采選、低品位難選礦高效選礦等礦山采選技術攻關。四是推動產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建設一批達到環?冃級水平的標桿企業,大力推動人工智能(AI)技術與銅行業的融合應用。五是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加強國際互利合作,融入全球銅產業鏈供應鏈,提高跨國經營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同,強化央地協同、部門聯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扎實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實施方案》的出臺,將對線纜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通過提升國內銅礦資源量和再生銅回收利用水平,線纜行業的原材料供應將更加穩定,成本壓力有望緩解;同時,技術創新和綠色智能轉型的推進,將推動線纜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可持續方向發展,并對能源電力線纜產品的金屬材料選擇與應用起到促進作用。
上海電纜研究所金屬導體方面專家表示,《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國內銅礦資源量增長5%—10%”,并通過推進銅礦資源基地建設、再生銅回收利用等措施強化資源保障。線纜行業作為銅消費的主力領域(占銅總消費量60%以上),銅原料供應的穩定將直接降低企業因國際銅價波動或進口依賴帶來的成本風險,提升產業鏈安全性。方案提出加快關鍵技術攻關,開展高純無氧銅等高性能銅合金材料制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這將促進線纜行業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滿足新能源、未來通信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基礎設施等對高性能線纜的需求。
來源 | 上纜所傳媒
引用 |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