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再次升級,政策支持范圍明顯擴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還表示,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支持“兩新”的資金總規模將比去年的3000億元大幅增加。
這將有助于制造業投資和消費的持續改善。預計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支持資金將達到3000億元,較上年翻倍,成為消費品補貼強度最大的一年。
1月8日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設備更新方面,在繼續支持工業、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設備更新基礎上,將支持范圍進一步擴展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重點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應用。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一、企業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發生的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超過該專用設備購置時原計稅基礎50%的部分,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結轉,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三、本公告所稱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是指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對專用設備進行技術改進和優化,從而提高該設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1.數據采集。利用傳感、自動識別、系統讀取、工業控制數據解析等數據采集技術,將專用設備的性能參數、運行狀態和環境狀態等信息轉化為數字形式,實現對專用設備信息的監測和采集。
2.數據傳輸和存儲。利用網絡連接、協議轉換、數據存儲等數據傳輸和管理技術,將采集的專用設備數據傳輸和存儲,實現對專用設備采集數據的有效匯集。
3.數據分析。利用數據計算處理、統計分析、建模仿真等數據分析技術,對采集的專用設備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實現專用設備故障診斷、預測維護、優化運行等方面的改進。
4.智能控制。利用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對專用設備監測告警、動態調參、反饋控制等功能進行升級,實現專用設備的智能化控制。
5.數字安全與防護。利用數據加密、漏洞掃描、權限控制、冗余備份等數據和網絡安全技術,對專用設備的數據機密性和完整性進行強化,實現專用設備數據和網絡安全風險防控能力的明顯提升。
6.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科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規定的其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情形。
四、享受本公告稅收優惠的改造投入,是指企業對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過程中發生的并形成該專用設備固定資產價值的支出,但不包括按有關規定退還的增值稅稅款以及專用設備運輸、安裝和調試等費用。八、企業利用財政撥款資金進行的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得抵免企業當年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
九、企業應對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進行單獨核算,準確、合理歸集各項支出;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多個專用設備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應按照不同的專用設備分別歸集相關支出。對相關支出劃分不清的,不得享受本公告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十、企業享受本公告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應事先制定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方案,或取得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登記的技術開發合同或技術服務合同,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稅務部門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不能準確判斷是否屬于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可提請地市級(含)以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會同科技部門等鑒定。(來源:工控E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