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競爭激烈且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不斷探索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隨著《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發布,團體標準被提升至戰略高度,正逐漸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團體標準是企業掌握行業話語權的關鍵。團體標準作為行業規則的核心載體,在企業發展進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通過積極參與團體標準的制定,能夠直接對行業的技術發展方向以及市場準入門檻產生影響。將自身的核心技術巧妙融入標準之中,如同構筑起一道堅固的技術壁壘,能夠有效鞏固企業在市場中的優勢地位,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正如那句“一流企業定標準”所言,主導標準制定無疑是企業邁向行業標桿的關鍵路徑。
二、團體標準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符合團體標準的產品更容易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在市場競爭中具備顯著優勢。特別是在招投標、政府采購等重要商業活動中,符合團體標準的產品往往能夠脫穎而出。2022年,國家17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團體標準規范優質發展的意見》,明確鼓勵團體標準在招投標中的實施應用,這無疑為符合團體標準的產品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會被市場視為行業技術的先鋒,這能極大地提升企業的品牌公信力。企業主導某產品團標,不僅能提升自身品牌形象,還能促使上下游企業適配其技術標準,進而形成產業鏈主導權。
三、團體標準讓企業享受政策紅利與資源支持。為了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標準制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豐厚的扶持政策。在資金補貼方面,許多地方政府對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給予直接的資金獎勵,以減輕企業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的成本壓力,激發企業的積極性。稅收優惠政策也為企業節省了運營成本,使企業能夠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和生產中。在項目申報時,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享有優先資格,這為企業獲取更多優質項目資源提供了便利。團體標準還可作為企業申報國家級獎項(如“專精特新”企業)的加分項。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印發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團體標準已被列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加分項。
四、團體標準是企業實現市場擴張與份額提升的有力工具。在新興領域,如醫療健康數據、新能源等,由于行業發展迅速,標準往往存在空白。企業若能率先在這些領域制定團體標準,就能夠搶占市場先機,成為市場規則的制定者,為自身產品和服務的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推動供應鏈上下游采用統一標準,能夠顯著降低企業間的溝通成本,提升交付效率,增強供應鏈的協同效應。以汽車制造行業為例,核心企業通過制定團體標準,規范零部件供應商的產品標準,使得整個供應鏈的生產和配送更加高效,產品質量也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
五、團體標準助力企業優化管理與控制成本。通過團體標準規范生產流程,能夠使企業的生產活動更加有序、高效,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在制造業中,企業依據團體標準對生產流程進行優化,能夠降低次品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符合團體標準的產品更容易通過質量審查,有效避免了因標準缺失導致的合規風險。在食品飲料行業,嚴格遵循團體標準進行生產,能夠確保產品質量安全,避免因質量問題引發的召回、罰款等風險事件,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
六、企業參與團體標準的實施步驟
(一)評估資源,選擇領域。企業應聚焦自身核心業務或技術優勢領域,深入分析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精準選擇參與團體標準制定的方向。同時,注重培養標準化專業人才,提升企業在標準制定方面的能力。積極聯合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借助其平臺和資源,獲取編制資格,為參與標準制定創造條件。
(二)提案立項與編制流程。在提案階段,企業需向標準管理機構提交詳細的立項建議書。建議書中應包含對技術必要性、市場價值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充分闡述制定該標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爭取獲得立項批準。在編制階段,聯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組建專業的編制組。編制組成員應分工明確,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撰寫草案,并經過反復論證和修改,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
(三)宣傳與應用推廣。標準制定完成后,企業要將團標嵌入企業生產體系,組織員工進行培訓,確保員工能夠準確理解和執行標準,使標準在企業內部得到有效落地。積極通過行業峰會、白皮書發布、媒體合作等多種渠道,擴大標準的影響力,推動標準在行業內的廣泛應用。
團體標準已然成為企業爭奪行業話語權、推動技術創新、優化管理以及拓展國際化發展的核心杠桿。參與團體標準的制定,不僅能顯著提升企業的影響力,還能帶動整個產業的升級和發展。在未來,隨著標準化體系的不斷深化和完善,積極參與團體標準將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實現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來源:學習標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