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華宇電纜:鑄就海洋工程電纜市場“尖刀” |
發布時間:2023-12-22 文章來源:本站 瀏覽次數:1254 |
走進安徽華宇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宇電纜”)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榮譽墻上大大小小的獎牌和各種發明專利證書。“集團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對產品的專注研發和對產品品質的保證。”華宇電纜董事長葉明竹說。 在展廳艦船用縱向水密電纜展品前,葉明竹介紹道,“固有水密電纜的耐水壓等級最多達到7個兆帕,也就是說700米是極限,我們研發的縱向水密電纜能達到水下1000米,且更利于網絡信號和光信號的傳導。” 據了解,在海洋深潛裝備線纜的研發制造上,華宇電纜主持開發的省級重大專項——深潛設備專用水密電纜,已成功應用于國家重大海洋工程建設。作為打破國外“卡脖子”的技術,該產品為我國石油及船舶事業和深海領域的發展發揮了突出作用。 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我們近三年時間已累計投入研發費用一億多元。”葉明竹表示。 一直以來,華宇電纜都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目前已經擁有“院士工作站”“安徽省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安徽省船用電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大研發中心。借“外腦”強內功,華宇電纜還先后與上海電纜研究所、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青島科技大學、704所、中國兵器工業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等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如今,從化工到船艦,從國內到東南亞、歐盟,作為特種電纜行業骨干企業,深耕技術研發的安徽華宇電纜集團產品遍布各行各業,為企業設備運行和電力供應提供了基礎保障。

產品圖譜的完善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然而,生產和質量追溯卻變得繁雜而困難。在華宇的車間中,200多條產線需要承擔上萬品類的產品生產任務,甚至有時一個訂單里就會包括400至500種品規的產品。要保障生產的質量和效率,無論是人工還是設備,都需要科學的管理和協同。 2022年,在“工賦蕪湖”行動的推動下,華宇電纜正式牽手卡奧斯COSMOPlat。
通過數字化工廠建設,平臺助力華宇實現了多品類小訂單的并單生產,可以先完成統一揉單,再針對不同規格產品進行分類加工,有效減少了半成品損耗,制造綜合效率提高約8%;同時,可視化的數字管理系統也為企業經營決策和工藝改進提供了即時可靠的依據,助力企業庫存資金占用下降約11%。
作為安徽“專精特新”企業,華宇電纜也積極承擔起了強鏈補鏈的責任——打造包括自動報價、全流程追溯等在內的行業定制化平臺系統,成為華宇電纜與卡奧斯COSMOPlat共同推進產業鏈整體優化升級的有力抓手。 多年來,華宇電纜堅持推動數字化建設轉型升級,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搶抓特種電纜和軍工電纜市場份額,保持企業穩健發展,為行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據了解,以海洋工程類電纜為主要發展方向,華宇電纜現已成為安徽省內著名的海洋工程類電纜生產企業。(來源 | 上纜所傳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