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上海220千伏高東變電站改造工程現場,國網上海電纜公司運檢五班全業務核心班組成員使用高壓電纜阻水緩沖層快檢裝置,檢測電纜阻水緩沖層各項性能,確保待安裝的電纜本體質量可靠。快檢裝置由該公司“智纜”創新工作室自主研發。

高壓電纜中的阻水緩沖層位于絕緣屏蔽層與金屬護層之間,由半導電蓬松棉、阻水粉、無紡布復合而成,具有縱向阻水、確保良好的層間電氣連接、吸收絕緣熱膨脹等功能。一旦電纜阻水緩沖層含水率等指標不達標,在電纜運行過程中,絕緣屏蔽層可能會燒傷,引發電纜跳閘故障。
為了確保電纜安全可靠運行,以往,施工人員會從待安裝的電纜上取樣,送到實驗室檢測,確保樣品檢測合格后再開工作業。但這種檢測方法一般需要數天,并且僅針對電纜阻水緩沖層試樣,無法在現場檢測成品電纜。
2018年1月,國網上海電纜公司聚焦提升高壓電纜設備本質安全水平,依托“智纜”創新工作室成立專項工作團隊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電纜檢測工作效率。

專項工作團隊集成現有實驗室的測試功能,著手研發一款可在電纜施工現場應用的高壓電纜阻水緩沖層快檢裝置。團隊分析了大量故障電纜,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引發阻水緩沖層燒蝕的關鍵參量,最后根據研究結論,在阻水緩沖層帶材體積電阻率、表面電阻以及含水率檢測的基礎上,設計出檢測成品電纜阻水緩沖層結構接觸電阻率與摩擦力的方法。2021年5月,團隊研發出了一款可檢測成品電纜阻水緩沖層5個關鍵參量的一體化裝置。
高壓電纜阻水緩沖層快檢裝置主要包含電氣模塊、含水率模塊和機械性能模塊,具有集成度高、操作界面簡單、測試過程全自動化的特點。在施工現場,運檢班組成員只需完成待測電纜開斷、固定、剝切等準備工作,然后將待測電纜通過引線與高壓電纜阻水緩沖層快檢裝置連接,即可“一鍵”完成檢測及結果分析。檢測結果會實時同步至電纜精益化管理平臺。運檢班組成員可以通過平臺判斷電纜阻水緩沖層質量是否合格,同時將數據留檔備份。檢測時間約為2小時,檢測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高壓電纜阻水緩沖層快檢裝置已在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全面應用,覆蓋110千伏及以上各電壓等級的電纜工程。(來源:中國線纜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