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電纜寶有發布過文章《為什么說不管是在當下還是在未來,我們不用擔心線纜行業沒有市場?》。確實,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從來就不缺市場,不論是傳統的電壓電纜還是新興的特高壓電纜、船用電纜、核級電纜、海底電纜、信號電纜等都有極大的需求。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各行各業都迎來了快速的發展,新能源、軌道交通、特高壓等建設更是提上了日程,給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伴隨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電線電纜行業也迅速發展。數據顯示,2022電線電纜行業市場規模達1.17萬億元,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20萬億元。預計到2027年,中國電線電纜行業規上企業銷售收入接近1.6萬億元。
然而,有人說,中國電線電纜缺的不是市場,而是競爭力。我國電纜行業集中度不高,行業供需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中低端產品競爭激烈,高端產品需求增長但供給不充分的結構性矛盾,部分高端電纜或特種電纜仍需要進口,我國也是世界第一大電纜進口國。中國電纜行業高端研發投入與能力不足,纜企缺乏自己獨有的核心競爭力,出現中國電纜行業的"大而不強"也是不爭的事實。
首先,電線電纜行業缺乏技術創新。過去幾十年,中國電線電纜行業主要以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為主導。雖然市場需求一直存在,但是缺乏創新的產品無法滿足現代化產業的需求。與此同時,一些國外競爭對手不斷地推出新產品,使得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在技術上落后于國際水平。其次,電線電纜行業的質量問題也是競爭力不強的原因之一。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發生了一系列質量問題,如假冒偽劣產品、使用劣質材料等。這些質量問題不僅嚴重損害了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的聲譽,也導致了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信任度下降。相比之下,一些國外競爭對手在質量控制方面做得更好,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此外,中國電線電纜行業還面臨著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大的問題。傳統的電線電纜制造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和廢棄物,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與此同時,電線電纜行業對能源的需求也很大,這給中國這個資源短缺的國家帶來了很大壓力。這些環境和能源問題使得中國電線電纜行業難以在國際市場上與競爭對手展開競爭。

令人欣慰的是,2023年12月20日,亞太線纜產業協會和線纜信息研究院線上隆重揭曉了《2023年全球線纜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榜單》和《2023年全球線纜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20強榜單》。其中10家來自中國,可見中國線纜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與日俱增。亨通、中天、上上、遠東、寶勝、東方電纜、青島漢纜、中利、銅陵精達、特變電工都有上榜。
從未來的發展看,各行各業對線纜產品的需求將向著高性能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國內企業若想在國際企業參與的競爭中取得立足之地,必須在產品性能上逐步縮小與世界先進企業之間的差距。
總之,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缺乏競爭力的問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提高競爭力,需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質量管理,推動綠色制造。只有這樣,中國電線電纜行業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來源:電纜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