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高溝電纜產業曾經是安徽鄉鎮企業的一張名片,然而低水平盲目擴張讓這個產業一度面臨生存危機,如何危中尋機、難中求進?無為市積極引導企業緊盯市場需求,加強科技創新,打造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島科技大學先進電工材料研究院執行院長 雷清泉院士團隊成員 郝春成:我們也感覺到企業對技術需求十分迫切,我們也在盡自己的力量和企業聯合攻關。目前看呢,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
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如今,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華宇公司可以生產26個大類的特種電線電纜,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至東南亞和歐盟。誰又能想到,華宇公司曾經因為產品滯銷發愁。
安徽華宇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葉宇:規模也越來越大,企業越來越多,在同質化這個領域去競爭,企業利潤水平是越來越低的,公司大概在(2008)年這個時間節點,意識到公司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專精特新的道路。

華宇公司的經歷在當地并非個例。無為電纜產業發展初期,在高溝及周邊鄉鎮一度聚集了400多家企業,這些企業八成以上的產品都是普通的電力電纜,同質化十分嚴重,導致價格不斷走低,利潤越來越少,最困難的時候規上企業將近一半倒閉。如何擺脫危機?不少企業開始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產品技術革新,而這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無為市經信局(科技局)局長 潘敬生:圍繞推動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等方面,出臺多項扶持政策,每年兌現電線電纜企業各項獎補資金。
無為市電線電纜行業協會會長 盛業華:我們整個電纜行業,都在加快企業技術中心的建立。現在我們整個電纜行業有將近30家省級技術中心,有兩家院士工作站,有7家取得CNAS(國家認可認證)實驗室。
緊盯市場需求,加大投入、借助外腦進行科技創新,依靠差異化高端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無為電線電纜產業走出一條新路。為了幫助企業解決特種電纜檢測難題,無為市專門引進了國家級的檢測中心。
國家特種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安徽)技術負責人 李才有:配備了很多特色的實驗檢測項目,以前我們要送到上海,送到江蘇,現在就是我們中心建在無為,就是更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安徽華上電纜科技有限公司綜合辦主任 繆鵬生:他們及時地、快速地、出具的權威的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在市場競爭方面給予了極大幫助,我們的市場營銷額逐年遞增。
2022年,無為市電線電纜產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已經形成企業主導的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體系,產業集群已有11件“中國馳名商標”,31件“省著名商標”,48個“省名牌產品”,7項“安徽工業精品”。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產品正不斷涌現。
安徽華菱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張紅保:之前的銷售員,其主要的精力就放在跑市場上,現在主要是了解客戶他的產品應用場景需求在什么地方,帶著我們的技術團隊共同來與客戶研發,量身定制高端的優質的產品。
無為市委副書記 市長 匡健:積極推進資本、研發、人才等全要素的生態化構建,大力推動產業集群向數字化、智能化和產品高端化方向加快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