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3年中國聯通5G網絡設備集中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公布,共計69萬站(套)的5G新建、改造、升級、擴容網絡設備及相關輔材、服務的采購訂單,預算金額達402.39億元(不含稅),共由5家廠商分得。
自5G發牌商用以來各大運營商都將5G建設提上首要日程,我國5G建設進入加速發展期。根據工信部數據,全國5G網絡建設穩步推進。截至7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05.5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6.9%。
當前我國5G基站仍然有較大規模部署需求,基站設備供應商有望持續受益。工信部預測2023年和2025年國內5G基站數量將分別達到252萬站和364萬站,未來2-3年,國內5G基站將保持年均60萬站以上的建設節奏。此外,考慮海外5G基站建設需求,基站設備商有望長期受益全球5G基站部署。
20年開始運營商方面開始進行大規模5G設備集采:
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也已多次啟動5G設備集采。
5月25日,移動發布2.6GHz/4.9GHz5G基站及700M 5G基站集采(單一來源)結果,總規模超40萬站,估計金額超300億。
6月9日,移動再次發布2.6GHz/4.9GHz5G基站及700M 5G基站集采結果,總規模約9萬站,涉及金額77億元。在此次招標中5G基站(2.6GHz/4.9GHz)的單站平均報價約9.3萬元/站,5G 700MHz 宏基站的單站均價約7.4萬元/站。 加上本次聯通集采,今年聯通與移動集團公示5G基站集采超100萬站,總規模超700億元。 5G基站雖然主要圍繞幾家頭部設備廠商,但也關系到包括產業鏈上下游眾多企業及服務商。 其中就包括部分光纖纜及其衍生廠商。5G網絡建設基站形態復雜,導致光纜纖芯資源消耗大。為降低成本,提高4G基站的使用率,5G部署中前期的大部分5G分基站是由4G基站升級而來,因此G.652.D是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型號之一,其在前傳擴容,中/回傳傳輸以及匯聚層核心層等多場景都具有非常關鍵作用。此外因前傳網絡大量光纖資源需要管道資源敷設,高抗彎曲的G.657.A2也具有較高使用率 。而在省干網中傳輸距離要長得多,一般會達到幾百公里,線路接口帶寬峰值將提升至400Gbps,采用400G灰光模塊或N*400G彩光模塊進行傳輸,這樣低衰減的G.654.E光纖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根據中國聯通2022年報,2022年公司全年資本開支為742億元, 2023年將進一步擴大投資,預計資本開支為769億元,本次5G網絡設備采購金額超過聯通全年資本開支規劃的一半以上,相較于以往的采購規模此次明顯高于市場預期。另一方面,時至今日聯通除省級公司雖啟動了一些光纖纜招標項目但總部招標卻遲遲未出,距離最近的一次則為22年10月啟動的2022年干線光纜集采招標項目,集采規模為33475.82皮長公里,涉及金額近4億元。加上去年4月啟動的144萬皮長公里本地光纜,涉及金額超27億元,去年聯通總部光纖纜總招標金額超30億。如今,移動大單已經塵埃落定,之后聯通與電信能否接棒續力也成為行業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