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了!5月1日起正式實施 |
發布時間:2024-04-30 文章來源:本站 瀏覽次數:1054 |
4月24日上午,《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解讀新聞發布會舉行,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徐發成,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朱穎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汪曄宇主持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李軼晗 攝)
2024年3月28日,安徽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修訂案)(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將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實施辦法》的主要內容和下一步落實打算。近年來,隨著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企業組織形式、用工形式等發生深刻變化,2004年制定的《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存在與新情況不相適應、難以滿足職工群眾新需求等問題。為認真落實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新時代新征程安徽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適應工會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積極回應當前職工熱切關注的勞動用工、欠薪、技能素質提升等熱點焦點問題,深入推進工會工作法治化,省總工會牽頭對《辦法》進行了修訂。《實施辦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突出黨對工會工作的全面領導,注重與勞動領域有關法律法規相銜接,總結固化我省工會工作的成熟經驗和有效做法,保證了立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實施辦法》包括總則、工會組織、工會的權利和義務、工會的經費和財產、法律責任、附則等,共6章45條。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首次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寫入地方性法規。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重視和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有關部門推動落實,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工會會同有關部門、企業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二是完善工會基本職責。明確將工會的基本職責由“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拓展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細化基本職責的實現方式,明確工會建立聯系廣泛、服務職工的工會工作體系,開展困難救助、送溫暖等活動,推動建立工會驛站、工會女工家園。加強智慧工會建設,發揮“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等平臺作用。三是擴大基層工會組織覆蓋面。明確將工會組織以及工會工作的覆蓋面由“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拓展為“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組織”。四是健全工會履職工作機制。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與同級工會應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工會主席、副主席、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女職工委員會主任的待遇,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h級以上總工會可以為基層工會選派、聘用社會化工會工作者等。五是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明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織可以代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或者行業代表組織簽訂集體合同等。六是建立工會法律維權服務機制。明確縣級以上總工會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機制,依法為職工提供法律服務。依法督促用人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婚假、產假、育兒假等制度,保護職工生育和照顧家庭的合法權益。七是加強工會資產管理。明確縣級以上總工會應當與稅務、財政等有關部門合作,依照規定做好工會經費收繳和管理工作。下一步,我們將切實履行工會基本職責,推動《實施辦法》落地見效,努力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更有力的保障作用,推動新時代新征程我省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再上新臺階。
請問近年來我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成效如何,下一步重點抓好哪些工作?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指導的重大改革,是黨和國家一項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省總工會牽頭協調,省直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各級各方面共同發力,我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全國2022年首次評價考核和2023年工作督查中均獲評優秀等次。全省產業工人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總量分別達到724.4萬、217.4萬,高技能人才占比達35.7%;產業工人的發展通道進一步暢通,在全國率先落實“新八級工”制度,評聘首席技師9名、特級技師134名;工人階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作用進一步彰顯,圍繞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每年開展各類勞動和技能競賽超萬場,組織超過300萬職工參加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進一步弘揚,每年創新選樹100名安徽工匠,并擇優命名10位安徽工匠年度人物,舉辦安徽工匠年度人物發布儀式,省委書記親致賀信,重視、關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下一步,我們將以貫徹落實《實施辦法》為契機,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一是不斷加強制度建設。發揮省總工會統籌協調作用,推動出臺更多有利于產業工人素質提升、權益保障、職業發展等方面管用解渴的政策制度。二是扎實推進重點任務。加強對產業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領,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加強工匠學院建設,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廣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深化“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健全完善“新八級工”制度,加大產業工人先進典型培育選樹力度;做好產業工人維權服務工作,推動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產業工人。三是著力解決難點問題。針對企業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工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采取務實舉措,推動全省改革工作整體提升。四是打造更多特色亮點。推動改革向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園區以及產業基礎較好的鄉鎮(街道)延伸,形成更多創新做法,不斷擦亮我省改革品牌。五是做好評價考核工作。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納入市(縣)黨委綜合考核,發揮考核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層層傳導壓力,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請問安徽省總工會在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和服務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
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工會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近年來,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企業組織形式和勞動者就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幅增加,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近年來,安徽各級工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部署要求,深入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大力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創新入會渠道,采取網上入會、“掃碼”入會等,不斷擴大工會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計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組織8020家、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93.56萬人。同時,健全完善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服務工作體系,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達可得的貼心服務。2023年,全省各級工會廣泛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服務季”活動,惠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2.49萬人次,幫助1.06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實現穩定就業,為3.99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免費體檢,為11.26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互助保障。修訂后的《實施辦法》,依據上位法、中央及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增加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和權益保障的相關條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如《實施辦法》第9條規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靈活就業勞動者可以加入工作地或者居住地的工會”,明確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靈活就業勞動者的入會路徑。下一步,我省各級工會將持續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三年行動和“小三級”工會〔鄉鎮(街道)、村(社區)、企業工會〕建設三年行動,加大組建力度,強化典型示范,做優維權服務,最大限度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推動產業工人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請問,省總工會建立的“12351”服務職工熱線能為職工提供什么服務?
去年12月,安徽省總工會整合各市“12351”熱線,建立的全省來電集中接聽、專業律師和客服分類解答、工會逐級交辦的維權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以立法的形式,明確發揮“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等網絡平臺作用,這是我省修訂《實施辦法》的創新舉措,在全國也是首創。“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采用了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供“7×24小時”服務,集中受理職工來電反映關于服務幫扶、法律援助、權益維護等問題需求,能當場解答或辦理的事項立即解決;應由市、縣工會屬地辦理的,以派單制交辦,形成“反映—受理—交辦—督辦—反饋”的閉環管理機制,確保職工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同時,熱線鼓勵和引導職工通過協商、調解等方式解決糾紛,推動形成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新格局。截至目前,共接聽職工來電1.5萬次,派發工單280件,累計幫助職工追回欠薪2100余萬元,熱線接聽率和滿意率均保持在99%以上。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職工法律援助工作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之一。省總工會于2014年成立安徽省職工維權法律顧問團,建立律師定期值班制度,對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困難職工、農民工、勞動模范等職工群體由工會組織無償提供法律咨詢、訴訟代理等多種形式的法律援助。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省總工會先后制定了《安徽省工會職工法律援助辦法》《安徽省總工會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標準》《安徽省總工會法律援助辦案審批程序》等規章制度,建立省、市、縣總工會三級維護職工權益法律顧問團隊伍、122個法律援助機構,積極參與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健全勞動領域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體系,有效發揮“工會+法院”訴調對接機制作用。2023年,受理調解案件6.7萬件,位居全省省直單位第一、全國前列;接受法律咨詢11504人次,代理文書443件,辦理勞動爭議協商調解10114起,仲裁訴訟1205起,共計投入資金620余萬元。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專項行動,積極構建“工會+法院+檢察院+人社+司法”一體化維權模式,推動實現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和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法律監督多向賦能、同向發力,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職工權益的行為,及時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切實維護職工隊伍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來源:安徽發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