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今年我國加大了宏觀政策調節力度。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發揮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作用?近日,系列報道《穩字當頭 干在實處•權威訪談》中,總臺記者專訪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
一、退稅減稅降費,加快!
許宏才表示,退稅減稅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今年以來,財政部已經出臺20多項稅費支持政策,全年退稅降費規模預計2.5萬億元,目前各項退稅減稅降費政策正在加快實施。
其中,4月1日起實施的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落地效果明顯。直接為企業增加現金流,幫助企業減負紓困。
截至4月28日,已經辦理留抵退稅6256億元。
5月還將提前退還小型企業和中型企業存量留抵退稅的稅額。
接下來還將加快大型企業退稅的進度,確保上半年留抵退稅的政策大頭落地。

二、財政支出進度,加快!
許宏才介紹,今年,我國財政支出強度加大,支出進度明顯加快。截至4月中旬,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4萬億元,同比增長7.7%,為預算的27.1%。科學技術、農林水、衛生健康、教育等重點支出領域得到有力保障。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提速。截至4月25日,各省份累計發行專項債券約1.3萬億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89%,同比增加約1.17萬億元。今年二季度,各地將完成大部分新增專項債券的發行工作,并將在第三季度全面完成。
撥付使用進度提速。3月底,各級財政部門已經累計向項目單位撥付債券資金8528億元,占已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的68%,后續發行的債券也會加緊撥付和使用,充分發揮專項債擴大投資、穩定增長的重要積極作用,體現政策發力適當靠前的要求。
三、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加快!
許宏才表示,今年,為確保政策落實和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近9.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8%,并積極向中西部地區和基層傾斜,確保教師等重點群體工資、養老金按時發放。總體看,基層財力水平有所提高,“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各項惠企利民政策正在落地。
來源: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