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4月7日消息,《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業經國務院批準,現已印發。規劃期限為2020年至2035年。 《規劃》表示,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過江通道108座,基本覆蓋沿江區縣。其中,公路54座、鐵路10座、城市軌道5座、城市道路21座、多功能合并過江18座,另有41座過江通道正在建設。 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規模適度、資源節約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系統,建成過江通道180座左右。 到2035年,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充分、集約高效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系統,建成過江通道240座左右。 根據布局方案,到2035年,規劃布局長江干線過江通道276座,其中四川省45座、重慶市75座、湖北省69座、安徽省32座、江蘇省41座、上海市3座、滇川界1座、鄂湘界2座、鄂贛界 6座、贛皖界2座。 2025年前,為滿足長江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南北交通運輸需求,在深入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并做好相關規劃銜接的基礎上,重點推動實施79座過江通道。其中:四川省(10 座)、重慶市(17 座)、湖北省(24 座)、鄂湘界(1 座)、鄂贛界(2座)、贛皖界(1 座)、安徽省(9 座)、江蘇省(13 座)、上海市(2 座)。 安徽的9座包括: 望江長江公鐵大橋、 安慶海口長江公路大橋、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 銅陵開發區過江通道、 蕪湖北京路過江隧道、 蕪湖泰山路長江公鐵大橋、 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 馬鞍山九華路過江通道 。 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方案表(長三角地區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