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江蘇省常州市成立全市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樞紐平臺。這是常州市首個建設的產業鏈推進機構,是推動產業規模壯大、提升科技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展現城市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是打造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的“協同中樞”和“發展引擎”。

常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樞紐平臺是面向產業鏈建設的專業機構,由“鏈主”企業、行業協會、高校院所和政府部門共同組建。平臺將完成幾方面工作:加強產業鏈研究,全面梳理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基本情況,繪制全市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圖譜;開展產業鏈運行監測,跟蹤國內外項目投資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建設場景示范中心,組織開展整零對接、市場開拓、科創協同、人才引育等方面對接;建立信息聯動機制,協助相關板塊和園區做好項目招引;推動產業科技協同創新,支持柔性電力裝備重點實驗室等重大載體建設。
常州市是我國新型電力裝備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已擁有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監測保護等較完整產業鏈。2024年,全市新型電力裝備集群規上工業產值1018.4億元。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完成新型電力裝備集群規上工業產值508.5億元,同比增長8.35%。
統計數字表明,常州市變壓器生產約2.8億千伏安,約占全國變壓器容量的13%,代表產品有超(特)高壓大容量變壓器、樹脂絕緣干式變壓器、特種變壓器等,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前列。在電力電纜、配電控制設備方面,常州也有著重要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涉及高、中、低壓開關柜、高壓智能開關、真空斷路器、高中低壓電力電纜、特種電纜等各類產品,其中全市電纜產量超370萬千米,占全國電纜產量6%左右。
常州市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區域分布相對集中。全市已構建起以溧陽市、鐘樓區、常州經開區為重點,武進區、新北區為支撐的產業布局。溧陽高新區擁有電線電纜、變壓器等新型電力龍頭企業,產業規模占到全市的40%左右。鐘樓區新閘鎮集聚50余家電力裝備企業,涵蓋特高壓變壓器、電子元件、絕緣材料等產品產業規模超100億元。常州經開區構建了“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數字化升級、重大項目支撐”的產業發展生態,區內企業參與國內十多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和海外70多個國家近千個項目建設,突破高壓換流閥、柔性直流等領域關鍵技術。
全市骨干企業數量較多。涌現了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其中,上上電纜、安靠智電、博瑞電力等5家企業獲評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14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63家企業獲評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洛凱機電、電站輔機、凱迪電器、安靠智電、蘇文電能等5家公司在主板上市。
技術水平行業領先。建成華鵬變壓器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1家,11個產品被認定為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上上電纜成為全國絕緣線纜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AP1000三代核電殼內電纜填補了世界核級電纜領域空白。華鵬變壓器63000kVA 110kV干式變壓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環氧樹脂絕緣干式電力變壓器之一。博瑞電力擁有世界上先進的混合級聯特高壓輸電技術,包括±1100kV特高壓直流換流閥、±800kV柔性直流換流閥、±500kV直流斷路器等具有重大突破的產品。常州西電特高壓變壓器制造技術、低頻電力變壓器技術等位居全國前列。安靠智電同時掌握了電纜和GIL兩種地下輸電技術,創新研發出220kV三相共箱GIL技術、252kV三相共箱氣體絕緣輸電線路等。太平洋電力的高速鐵路列車牽引供電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
今年以來,常州市加快構建“1028”現代化產業體系(主要涵蓋新能源、智能裝備等10大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氫能、合成生物等28條主產業鏈)。強化平臺建設,編制了全市“1028”產業鏈樞紐平臺建設方案。目前已啟動新型電力裝備、智能微電網、機器人等3個產業鏈樞紐平臺建設。
常州經開區與常州市工信局共同推進樞紐平臺建設,切實當好產業鏈發展的“護航者”,為企業排憂解難、為產業賦能增效。
“今年來,我們圍繞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以‘五個一’工作方法(建立一套工作機制、梳理一批專業資源、建設一個場景示范中心、鏈接一批產業鏈活動、對接一批產業鏈項目),全力推進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樞紐平臺建設,加快打造‘一平臺一中心一園區’,即1個產業鏈樞紐平臺、1個場景示范中心和1個主題產業科創園。”常州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喬強說。
今年1月,作為常州市“百場千企”產業鏈融鏈強鏈首個專場,舉行了新型電力系統專場對接活動,吸引了國內頂級專家院士和200多家企業參加,為全年產業鏈對接活動開好局、起好步。
常州市還邀請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合作,參與建設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樞紐平臺。作為全國成立最早的省級新型電力和新能源行業組織之一,協會秘書長施新春表示,將當好國家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集群、江蘇省新型電力和新能源裝備集群發展促進者,為常州市樞紐平臺建設提供更多專業的技術支持。

建立樞紐平臺既是產業鏈的“粘合劑”,也是產業升級的“助推器”,是完善產業生態的關鍵舉措。
常州市工信局局長樊燁表示,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層面上確立了加快發展新型電力裝備產業的目標,為產業發展吹響“集結號”。要把樞紐平臺建成產業發展的參謀部,進一步梳理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要把樞紐平臺作為產業發展的強引擎,通過目標導向,把全市產業資源耦合起來。要建立開放式思維,強化信息對接、供需對接,為全市企業發展暢通溝通渠道。市級服務專班成員要當好“服務員”,主動收集企業發展的情況和問題。要加快驅動全市新型電力裝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快速邁進,為“102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 | 中國工業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