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上海期貨交易所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獲批上市,我國首個再生金屬品種于6月10日正式登陸期貨市場。這一里程碑事件不僅是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的生動實踐,更標志著我國期貨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雙碳”目標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華安期貨積極響應期貨行業關于做好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的號召,在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指導和支持下,深入再生鋁行業提前布局,深度賦能某鋁業企業構建全鏈條風險管理體系,為鋁產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期貨賦能產業”新范式。
在國家“雙碳”戰略與《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政策框架下,再生鋁產業憑借低碳、高效的特性迎來爆發式增長。然而,現貨市場長期存在的價格波動風險與定價機制缺失,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華安期貨敏銳洞察產業發展痛點,于2024年啟動專項服務計劃,深入調研安徽本土再生鋁企業的需求,以“培訓+調研+方案”三位一體模式,為企業量身定制覆蓋生產、銷售、融資全鏈條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推動金融資源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為破解企業“看不懂、用不好”金融工具的難題,華安期貨組建專業團隊深入本土鋁業企業,開展定制化培訓課程。通過將期貨套期保值、基差貿易等復雜金融理論轉化為“可操作、能落地”的管理工具,通過“理論教學+實戰模擬+案例研討”的立體化培育體系,幫助企業建立期貨和現貨市場聯動思維。
通過陪伴式的培訓和多次一線調研交流,華安期貨成功輔導了本土鋁業企業注冊了上期所鑄造鋁合金期貨首批交割品牌,這是公司首單輔導產業客戶注冊交易所交割品牌。隨著新品種上市,該企業可依托期貨價格信號動態優化產能配置,有效規避區域市場報價偏差風險。
下一步,華安期貨將積極向再生鋁企業推廣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工具持續幫助企業規避經營風險。通過“倉單融資”“倉單交割”“含權貿易”等工具,幫助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實現穩健經營,展現期貨公司服務實體、賦能產業、助力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企業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