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主開發的電磁線用聚酰亞胺絕緣漆,耐400℃以上高溫,這項絕緣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成功,攻克了‘卡脖子’難題。”近日,聊起聚酰亞胺絕緣漆,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銅陵精達”)中試實驗室主任胡偉就有說不完的話。
在安徽省銅陵市第二屆職工技術創新競賽“金成果”決賽中,胡偉和團隊展示的項目——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電磁線用聚酰亞胺絕緣漆開發獲得一等獎。
銅陵精達是特種電磁線制造商,也是新能源汽車用電磁線生產企業,為何研發絕緣漆?
胡偉表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突破新能源汽車高效驅動電機關鍵技術,推動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為了實現長續航、快速充電,新能源汽車電壓由400V提升至800V,甚至更高電壓平臺,這就對漆包線的絕緣層提出更高的需求。“聚酰亞胺絕緣漆是800V平臺用電磁線的主要解決方案,但這項技術掌握在少數外資廠商手中,價格高昂。”胡偉說。
2022年起,依托公司“蘇保信勞模創新工作室”,胡偉帶領由11人組成的團隊,開始了聚酰亞胺絕緣漆的研發。胡偉對當初的研發過程記憶猶新,“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點點長大一樣。”沒有國內樣本可循,沒有研發絕緣漆經驗,胡偉和團隊摸著石頭過河,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和驗證中向正確的方向靠近,“前3個月的小試中,始終不成功,但是我們不放棄,每次實驗都能往前進步一點。我們從材料配比、合成用料選擇、反應條件控制等方面反復實驗。”
從小試、中試放大到成果轉化應用,經過一年多的技術攻關,團隊突破重重技術壁壘,最終研發成功,實現了量產條件。
這款聚酰亞胺絕緣漆的研發成功,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這給銅陵精達帶來最直接的經濟效益是,降低外資廠商的采購價格60-70%。截止到2024年7月,這項產品給銅陵精達節約成本800多萬元。(來源:銅陵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