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日從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主導的973項目“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目前取得新突破,在同等帶寬下能夠傳輸更大容量,實現一對光纖同時將1.14億人的通話最遠傳輸3600公里。 此前相關報道: 阿爾卡特-朗訊宣布,旗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最近將光傳輸的速度首次提高到了100Pb/s以上(1Pb=1000Tb),在7000多千米的距離上每秒鐘傳送了相當于大約400部DVD電影的數據,約等于從法國巴黎橫跨大西洋到達美國芝加哥。 這是迄今為止跨洋光傳輸的最高速度記錄,比當今最高級的商用海底電纜快了十倍之多。 為了達到如此速度,法國Villarceaux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們在調制、傳輸、信號處理等方面都采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比如使用了155條頻率不同的激光,每一條都能承載100Gb/s數據,性能上相比標準的波分復用(WDM)技術有大幅度的增強。 另外,此次試驗用網絡的中繼器之間間隔距離達到了90千米,是同類普通網絡的1.2倍。 高速光傳輸還是阿朗高效能網絡(HLN)架構的關鍵部分,該架構已獲得多家運營商的采納 |